《零售的哲学》:人间有味是清欢第二遍翻《零售的哲学》,近期张小龙的演说,都让人看到“常识”的力量。零售的哲学--零售就是心理战常住“魔都”最大的好处,就是见识这座城市宽广中的熙攘,体验其繁华中的快捷,这一笑傲全球的零售大佬就是7ELEVEn,接下来的两周,我们通过解读7Eleven创始人铃木敏文的《零售的哲学》、《零售心理战》来一窥究竟,让我们看到零售管理最本质的常识和最落地的实践。
1、读书:听7-Eleven便利店创始人铃木敏文讲《零售的哲学》明年初,7Eleven就将正式进入武汉了。想起在泰国旅游的时候,同去的友人特别喜欢逛7Eleven,一天要光顾好几次,好在7Eleven选址密集,几乎走几步便是一个。为什么7Eleven能成为全球最大、最受欢迎的便利店?7Eleven创始人铃木敏文《零售的哲学》、《零售心理战》这两本书向我们阐释了其中的奥秘。不是每个人都会去经营便利店,也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做销售,但是铃木敏文在创办和经营7Eleven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哲学和心理学范畴的思想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
“创新不一定要求所有元素都是全新的。”经营的关键是如何在保持坚定“立场”的同时加入新的素材,比如“从秋天到冬天的漫漫长夜中,一手拿着加入些许黄油的温可可,一手捧着文库本阅读”的概念,就将常见的可可和并不新奇的黄油与文库本重新组合起来,衍生出了新的创意,从而大获成功。
2、零售的哲学(7—Elevenn便利店创始人自述711作为全球零售行业的巨头,在创业之初也面临许多的问题,创始人铃木敏文最初并不是从事零售行业,而是在出版社工作,阴差阳错去到零售行业的伊藤洋华堂工作,在面对大型商场和小卖场如何共存的问题时发现了711,在面对公司内部的强烈反对下,坚持加盟711便利店,以差异化经营的特点,最终说服公司。然而另一个问题出现,与美国南方公司的漫长谈判,互相讨价还价,最终迎来日本首家便利店。
创业之初,问题层出不穷,人员招聘,订货问题,怎样说服顽固的供应商打破常识来送货,为顾客提供新鲜的食品,全年无休。在选址战略上采用密集型选址战略,凭借全年无休的特有经营模式,一步一步的成长着,到第二年店铺已开到100家。货物配送是零售的重要一环,作为管理者,铃木敏文推行共同配送(生产厂家、供应商和7Eleven总部三方通过相互合作,集中原本相对分散的配送路径,从而形成合理化物流体系),但是由于厂家的品牌自尊心,不愿配送对手的产品。
3、2018-09-21书摘《零售的哲学》宏观理由并不成立,工作方法需要改进。“因为经济不景气,所以消费者捂紧了钱袋”“因为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所以产品没有过去畅销也是正常的”无论哪个行业,当企业出现经营问题时,总会找出上述“宏观”理由自我安慰。作为集团管理人,我担负着7Eleven、伊藤洋华堂和崇光西武百货等下属企业的经营责任,纵观当前的流通业界,超市和百货商场的业绩确实算不上太好。
但这个理由显然并不成立。如果存在经济不景气会导致企业业绩下滑的法则,那么就与7Eleven业绩的逆势上扬自相矛盾。造成产品滞销、生意萧条的原因只有一个,即是现在的工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为了捕捉变化,我数年来不厌其烦地向员工和加盟店成员强调:工作上应该遵循“假设→执行→验证”的步骤。假设执行验证,如此反复。
4、20211月读书笔记之二:零售的哲学本书的作者是日本711的创始人也是一直担任全球711的领导人铃木敏文。本书是他自述从711如何创立到发展当中的一些重要决策等,711最早是由美国南方公司创立,然后日本的伊藤商社引入日本,并在日本快速发展并开往全世界,并且由于美国南方公司经营不善被日本711反过来收购。711在便利店这个领域书写了传奇,而其传奇的背后就是这位铃木敏文1.引入711便利店铃木先生进入伊藤是一个巧合,而引入便利店则是他的坚持。
5、7-ELEVEn你可学得会?老纪带你读《零售的哲学》在国内众多实体零售店纷纷关门收缩,甚至被线上大鳄收购的时候,我们看到这样一家实体零售店:它的门店覆盖17个国家和地区,截止2018年9月共拥有67167家。2018年营业收入超过542亿美元。它创造出的利润是高鑫零售(包括大润发和欧尚)的4倍,永辉的6倍!这一笑傲全球的零售大佬就是7ELEVEn,接下来的两周,我们通过解读7Eleven创始人铃木敏文的《零售的哲学》、《零售心理战》来一窥究竟,让我们看到零售管理最本质的常识和最落地的实践。
其中之一就是减少采购量的“小额配送”。之前便利店的订货惯例是从批发商处大批量进货,直到货源不够时再进行下一轮采购。这样很容易导致店铺的不良库存越积越多,不利于营业额的进一步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打破常识,在每次采购时减少进货量。虽然供应商很不愿意,但在7Eleven长期的推动下,也逐渐形成了配合机制。
6、《零售的哲学》:人间有味是清欢第二遍翻《零售的哲学》,近期张小龙的演说,都让人看到“常识”的力量。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浮在表面的知识解读,让人眼花缭乱。但是高手就是能一眼望穿本质,把复杂问题和事情简单化,大道至简。当然高手在成为高手前,一定也会被眼花缭乱的表象所困扰,但最后都能练就一身“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功力。用苏大师的词总结“人间有味是清欢”。
第一章一切从“打破常识”开始1、我的工作“原点”2、奇妙的际遇3、作为管理部门的统筹者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极度渴求具备统筹管理能力的人才。受益于凡是注重逻辑的性格和过去的经验。4、轻松背后是停滞不前我所理解的经营在于方式方法,核心因素是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内容,与店铺规模的大小并无直接联系。人们总是习惯性的以为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越少越对自己有利,但是,一旦没有了竞争对手,事业往往会止步不前。
7、消费即是心理战:读《零售的哲学》(十九从这一章节开始,作者开始进入具体的产品研发和管理的实操手段,开章明义的比喻是:消费即是心理战。心理战,体现在两方面:第一,面对自我,不能为失败找借口,尤其是“经济不景气”,“老龄化”等原因;第二,面对顾客,把握客户的需求,引领客户的需求,而不是被动的等待,“致人而不致于人”,从“等待型经营战略”到“进攻型经营战略”。因此,作者的结论是:造成产品滞销,生意萧条的原因只有一个,即是现在的工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8、零售的哲学--零售就是心理战常住“魔都”最大的好处,就是见识这座城市宽广中的熙攘,体验其繁华中的快捷。“全家”,“喜士多”,“罗森”,“好德”,“可的”等一大批便利店遍地开花。人们,尤其是都市白领对其的依赖仿佛晴日的空气,存在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是哪天便利店悄然隐去,我们的生活将会顿失光彩。怀着对便利店的崇敬和好奇,我打开了这本出自全球最大的便利店连锁公司创始人铃木敏文的“零售的哲学”坚持到底决不妥协如同很多成功的日本企业家身上都拥有的特质,铃木异常强大的坚韧执着令人折服。
这一点早在他在研究院做图书编辑时就有所表现,铃木当时的本职工作是做免费的“书单推荐”,他向上司提议将这本杂志改版成充满趣味的收费“读物”,以进一步提高有效发行量。尽管当时的顶头上司并不认同这种想法,但是却意外得到了企划部主任的青睐,方案被推荐到社长处,最终成功问世。
9、零售的哲学一、铃木敏文和7Eleven1、经营的核心因素是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内容,与店铺规模大小无直接关系2、铃木坚持做便利店,考虑的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的需求,而不是受制于传统3、集中区域开连锁店:配送和物流跟的上;集中开店显示品牌优势;促销活动便利4、红包、银行的开设考虑的是否让顾客感觉到便利,5、配货问题应该交给在门店熟悉业务的店长,让门店拥有自主性,便利店盈利点来自库存的控制,配货不止考虑之前数据也要结合情况,比如天气、节日来综合订货二、消费就是心理战1、铃木敏文的成功①不遵从惯例,一切东西都应从实际思考出发,依靠第一性原理(铃木敏文考虑的是否能为顾客创造便利)②我们要盯住是客户不是竞争对手,具备产品研发和供应的基础体系(做自有品牌,盈利更大)③与员工的直接沟通,不让信息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