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纪录片观后感

要写一片观后感的。)纪录片《大国崛起》三、《大明宫》这部纪录片不长,只有六集,讲述了大唐帝国近三百年的兴衰荣辱史,大明宫介绍提起大明宫,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武则天时期的大明宫,大明宫词观后感你们老师太有才了,给布置这个作业,如今的大明宫已得到修复,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参观参观。

1、这十部经典历史纪录片,看完你将成为历史达人!建议收藏

如果你是历史小白,又不愿意花时间去看历史类书籍,那不妨看看下面这十部经典的历史纪录片吧,看完后,你就会成为不折不扣的历史达人。一、《中国通史》该片讲述了中国从远古时期到清朝灭亡共计上万年文明史,共拍摄了100集,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纪录片。把这部纪录片从头看到尾,你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妙感和沧海变桑田的沧桑感。

该纪录片一共十二集。分别以九个世界大国相继兴起的过程为主线,对于每个国家崛起和衰落的原因都进行了描述与总结。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对于我们中国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这九个国家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含前苏联)、美国。)纪录片《大国崛起》三、《大明宫》这部纪录片不长,只有六集,讲述了大唐帝国近三百年的兴衰荣辱史。

2、中国有哪些历史文化古迹,要写一片观后感的。给我推荐一个实际点的材料...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宝鸡市90公里。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

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曾扩建,并于元魏二年(494年)首次开塔瞻礼舍利。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改称“成实道场”,仁寿二年(602年)右内史李敏二次开塔瞻礼。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门寺”。唐贞观年间曾三次开塔就地瞻礼舍利。原塔俗名“圣冢”,后改建成四级木塔。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

3、国旗阿妈观后感800字数

《国旗阿妈》观后感那是一双102岁老阿妈的手,在偏僻的边境上,四十八年来,用竹竿穿起一面国旗,风雨无阻,天天升国旗从不中断。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坚持,老阿妈说得最多的那句话是不是能解开这其中的原由呢?“感谢党,感谢解放军!没有党,我们农奴摆脱不了万恶的旧制度,没有解放军,我们过不上幸福的新生活。”是啊,升国旗能不能说这就是老阿妈48年前曾经的梦想呢?

只要翻一翻老阿妈的人生经历,你就会明白这其中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在旧西藏老阿妈是一个农奴背夫。这里的人们主要靠交换土特产品和出卖苦力为生,山路的崎岖和险峻,常常使这些背夫倒毙中途,背夫的路,可谓是一路与死神相伴。老阿妈无力、也无法抗争自己的命运,只能过早地承受起背夫的吃苦受罪的生活重担。为了生活,她同大多数农奴一样,主要靠贩运货物生存,通过不断地倒腾,来换取食物。

4、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值得去吗

大明宫,李唐王朝的大朝正宫,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唐朝时期有十几位帝王在这里建业。随着唐朝由盛转衰,大明宫在硝烟战火之中,这颗璀璨的星星逐渐陨落。如今的大明宫已得到修复,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参观参观。大明宫介绍提起大明宫,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武则天时期的大明宫。

大明宫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这里能欣赏复原的大明宫微缩景观,观赏IMAX3D影片《大明宫传奇》,还能体验文物考古发掘和修复。十分推荐大家观看其实现在的大明宫系列的纪录片,鼎盛的大唐需要一座宏伟的宫殿来衬托国力之雄厚,这就注定大明宫会是盛唐最有力的代表,没有之一。而这座权力的象征,逐渐陨落成如今的模样,着实让人唏嘘不已,即便如此,站在这里,闭上眼睛,静静冥想,还是会让人觉得十分震撼。

5、大明宫第二集知识点

大明宫第二集主要讲述了大明宫的建造,以及内部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的结构特征。官员的上朝规定。唐高宗身体不佳,武则天逐渐接手了唐朝的朝政。唐朝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胡人在唐朝的各个领域生活着。唐朝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纪录片《大明宫》由著名导演金铁木执导,这位曾经携《复活的军团》、《圆明园》华丽亮相、令市场刮目相看的著名导演,这一次梦回唐朝,他引领国内顶尖摄影、美工、电脑特效制作团队,让一千余年前中国历史上最繁华荣光的时期盛唐,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影像呈现于观众面前。

6、纪录片《大明宫》-2、丹凤朝阳

第2集、丹凤朝阳长安城唐公元618年,李氏家族建立大唐,定都长安城,立国之初,皇室仍然居住在隋帝国建造的太极宫。太极宫太极宫处在一块洼地上,在多雨的夏天非常潮湿,很不适合居住。公元662年,立国四十五年之后,帝国开始大兴土木,在长安城的东北方向修建新皇宫。规模浩大的皇家工程仅仅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大明宫丹凤门公元664年正月初一,这是大唐的新皇宫大明宫落成后的第一个元日。

对于帝国的官员来说,元日这天能够进入丹凤门意味着无上的荣耀。丹凤门是大明宫的南门,也是大明宫的正门。在丹凤门的里边,就是大唐的最高统治者居住的地方,也是帝国的权力中心。太阳正在升起,官员们进入丹凤门。正对着丹凤门的是一个纵深六百三十米的广场。巨大的广场尽头就是大明宫的主殿含元殿。翔鸾阁巍峨的殿堂坐落在三层大台上,东西两侧如巨鸟的翅膀一样,飞扬的是高大的阙楼。

7、纪录片《大明宫》-3、明月当空

第三集、明月当空公元690年洛阳城公元690年,在大唐的东都洛阳,一个女人终于登上了帝位,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了这个似乎只有男人才享有的称号,她奋斗了一生。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独一无二的,从秦始皇开始到大清帝国灭亡,中国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一百多年,共有皇帝两百多位,而武则天是其中唯一的女皇。十四岁被唐太宗选为才人进入皇宫,二十六岁时被迫栖身寺院,三十二岁被唐高宗立为皇后,六十岁开始执掌大权,六十七岁时登上帝位,作为一个女人,武则天绝对是男权社会的一个神话。

长安城公元701年,武则天终于返回长安。这一年,女皇已经七十八岁了。大明宫对于晚年的武则天而言,最割舍不下的就是长安城中的皇宫大明宫。三十多年前,她不仅参与修建了大明宫,而且在大明宫开始垂帘听政,正是在大明宫,武则天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顶峰,在离开多年之后,武则天又回到了大明宫。“三十八年了。

8、文史纪录片观后感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个特别温情的纪录片,这次的记录不再是故宫里国宝和珍品,而是我们故宫里的人,那些普普通通的工作者。这些文物修复师每个都是大家,都是有着深藏不露的本事。正是有着这些人的匠心,才让我们故宫里六百年的文物从新焕发了光彩,也是因为这些有着精湛技艺的人的谨慎态度,我们才能看到故宫里的奇珍异宝。第三集修表的大师王津,这辈子修了成千上万个故宫的钟表,依旧是又谦虚又低调,还特别儒雅。

故宫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紫禁城才有了重新的光辉,9999间房间才有了新的活力。故宫于我们是历史建筑博物馆,对他们这是工作生活的地方。文物和他们在故宫里交汇,碰撞出新的火花。只有精益求精的匠心,因循古法的传承,才让文物有了灵魂和感染力。六百年的风雨让故宫历史深重,而那些修复的人让六百年的故事重新绽放。让我们了解了故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9、大明宫词观后感

你们老师太有才了,给布置这个作业。总结下我的观后感:1.电视的服装很漂亮,2.电视的配乐很不错。3.电视台词很经典,4.整部电视可以说是完美,看着是一种享受。你们作业太搞笑了.......到大明宫词吧里去看下吧,里面很多精品观后感,可以借鉴下~,观后感,是看了以后,自己内心产生的感想。

在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