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双圣李时珍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李时珍观后感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五年级下册:400字。今天在《中国上下五千年》里读到一篇明朝的《李时珍与》,李渊听说他是医生,但他想让李时珍学习并参加科举考试,从此,李时珍便潜心跟随父亲学医,1552年,李时珍开始重新研究本草。看了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每个人在品读一本书之后,一定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让我们写一篇好的回顾,记录下你的收获和感受。

李时珍观后感

1、读名人故事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书,相信大家都收获了不少知识。是时候写一篇文章记录下来了。那么我应该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仔细阅读名人故事的一些想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读名人故事的感想1这个星期的假期,我和妈妈一起看了《中外名人故事》这本书。“李时珍苦口婆心服草药”的故事让我们感触颇深。故事介绍,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发现了400年前修订的《本草经》中的许多错误。

李时珍观后感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李时珍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医学宝库中,熟读了《内经》、《本草》、《伤寒论》等多部经典医学书籍。光是几个柜子就摆满了笔记,积累了不少修订本草的珍贵资料。1552年,李时珍开始重新研究本草。他走出家门,深入山野,现场拍照,鉴定毒品。行程已达两万余里,耕田打鱼打柴的都是他的老师。为他提供了很多医学知识,李时珍在医学的道路上跋涉,最后《本草纲目》问世。

李时珍观后感

2、《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

仔细看完一部作品,你的总结是什么?记录下来很重要。让我们写一篇评论。看完之后应该怎么写自己的想法?以下是我对滴水穿石开悟的一些想法,收集起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看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虽然一滴水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它一心一意,锲而不舍,所以能把石头扔过去。

李时珍观后感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大半个中国,拜访名医,品尝草药。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写出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早年靠做小贩和报务员为生。但他痴迷于电学实验研究,一生孜孜不倦。他甚至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听筒、电影放映机等1000多项发明专利!齐白石是现代著名的书画家,在他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从未停止过绘画。在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来鼓励自己的横幅:“不要教我花一天”,即使到了晚年,他依然坚持一天画三遍。

李时珍观后感

3、《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

每个人在品完一本书之后,对生活一定会有新的理解和看法。让我们写一篇评论,记录下你的收获和感受。不要以为看完就可以随便应付自己的感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一篇关于《科学家的故事》的短文样本。欢迎阅读收藏。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十万个为什么》和《各种植物》是我最喜欢的书。书中介绍了爱迪生、达尔文、高斯、居里夫人、哥白尼、牛顿等著名科学家的事迹。

李时珍观后感

其中,爱迪生的故事最让我感动。爱迪生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世界闻名的“发明之王”。他一生发明了大约2000种东西,如留声机、电灯、电影和蓄电池。爱迪生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只上过三个月学。十几岁时,他开始卖报纸谋生。他非常热爱科学,经常省吃俭用,攒钱买科学书籍、报纸和化学药品做实验。他实验用的瓶瓶罐罐也是从垃圾堆里捡的。

李时珍观后感

4、《名人故事》读后感

评论《名人的故事》(15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有什么感想?为什么不写读后感呢?你想好怎么写你的评论了吗?以下是我为你收集的关于“名人故事”的思考,仅供参考。让我们看一看。关于一个名人故事的思考1这几天看了《名人故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中国和外国名人的故事。我最喜欢的人是莱特兄弟,哥哥是威尔伯,哥哥是奥威尔。

李时珍观后感

他们继续努力工作。1899年8月,莱特兄弟制造了他们的第一架飞机,一架双翼风筝,他们一直努力工作,在1900年制造了第一架滑翔机。第二年,莱特兄弟开始思考飞机的力量。他们想到了汽车的发动机,于是自己做了一个发动机,经过多次试验,安装在飞机上,并在上面安装了螺旋桨。

李时珍观后感

5、本草纲目读后感

《本草纲目》是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为纠正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撰的。他用一生的精力、亲身经历和广泛的学识对《本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历时29年编撰而成,是30多年心血的结晶。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本草纲目》的想法。我们来看看吧!《本草纲目》读后感1中国有很多经典著作,很受人们的喜爱。每一本名著都有自己的优点,让读者对作者佩服不已。

李时珍观后感

《本草纲目》是一部医学史上的书,是李时珍用26年时间写成的。《本草纲目》共52卷。第一册介绍了明代以前的主要本草41种。本书列举了药材的别名,说明了命名的意义,阐述了药性理论,提示了用药要点,并列出了相关方剂。一开始我看《本草纲目》是出于好奇,但看完之后,我就爱上了它。这本书详细讲解了草药,气味、主治、辅料都可以一一列举。

李时珍观后感

6、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读后感

黄老师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在下面静静地听。在整堂课上,黄老师的教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首先,黄先生在大银幕上展示了一个非常有艺术感的画面,是李时珍的画像。配上古色古香的背景,可谓栩栩如生。从此就把学生带到了这种意境中。有人说一张图好,就是300多句。在课堂上,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学生只是很迷茫,可能不知道该说什么,但你一眼就能看出来。

李时珍观后感

同时,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以让学生仔细品味和理解课文的意境。同时,黄老师伴着背景音乐朗读课文。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很快领会课文的思想。《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的内容散而长,但王先生很好地把握了这篇课文的“精神”,即“苦”字,从“行中苦”到“住中苦”,最后到“吃中苦”。

李时珍观后感

7、五年级下册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读后感400字

今天看了一篇《中国上下五千年》中明朝的《李时珍与》。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明代著名的药理学家李时珍发现前人所编草书有许多错误和疏漏,立下了革新重写草书的志向。经过多次调查和努力,我完成了名著《本草纲目》。这本书三年后风靡全国,十年间再版30多次。后来它被重印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了把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李时珍不仅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而且更加注重田野采集和田野调查,解决了许多书中的疑难问题。

李时珍观后感

8、李时珍上山采药读后感

明世宗即位四十余年,自得其乐,却又担心自己一天天老去,终有一天会死去,幸福的生活无法继续下去。于是他竭尽全力寻找长生不老的药方。1556年,朝廷命令地方官员推荐名医。当时被封在武昌的楚王,把当时在宫中的大夫李时珍推荐给了太医院。李时珍是周琦(今湖北蕲春,殷琦蕲州)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医生。李颜稳神父对草药有丰富的知识。李时珍从小受父亲影响,经常和朋友一起上山采集各种草药。

他的医学知识逐渐丰富了。然而,在那个年代,做一个普通的医生是被上层社会看不起的,李渊听说他是医生,但他想让李时珍学习并参加科举考试。李时珍在父亲的督促下,十四岁考中秀才,后来参加举人考试,三次都失败了,其他人都为他感到难过,但李时珍没有失望。他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好医生来治病,从此,李时珍便潜心跟随父亲学医。

在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