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对。我是说他一直把诗当作对联,对联要求词性相对,有时上下联的意思毫无相关,只要对仗工整,就是好联,我看了他所有的下联,只是字数相等,意思关联,词性完全不相对,就对不上,他把诗与对联混为一谈,到现在都不知道它们的区别。//@快乐的风铃Qc。

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3仄起平落(平指一声和二声仄指三声和四声)4上下联的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相同。对联的其本要求是要做到格律,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韵律(节奏规则,押韵)、平仄(音调相对)、对仗(词性相同,词的意思要相近或相反)、工整(字数要相同,上下对句不要出现重复字)。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当今依旧有很强的生命力。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作对联的一些基本要求”这些只是很基础的东西。一、一副对联有哪些要求,归纳起来,简单的说:1、要求运用汉字的特色,要整齐美观。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字字相对。(这不废话么,一联字多、一联字少,还是对联么。别说,真就出过这样一幅名联)2、要运用汉字独有的音调的高低,就是所说的“平、仄”声来互相对应,形成音调上的昂扬顿挫。上下联平仄互对,产生音调美,读来顺口。
不能用一种词性的词去对另一种词性的词。4、句子的结构、句型等,要上下联相同,这是严格的,无论多长的联,上下联的句子不论多少句,都要上下相对、左右互对。5、短联以及长联的最后一两句,必须严格的遵守上一条规矩,长联的其他句子在平仄格式和词性上则可以从宽。七字句在平仄上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遵从律诗的要求,6、用词、作句要鲜明恰当、高雅清新,概括性、针对性要强。